新闻资讯

沂蒙精神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实践教育

点击量:258  时间:2019-04-12 07:03:52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十七大以来,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极大丰富、发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研究热点。对山东而言,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不断创新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深入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山东党建科学化水平,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民性:沂蒙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终极价值取向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沂蒙精神是一种区域文化,更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彰显着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践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方法论等。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的系统化观点。人民性是沂蒙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通约之处和契合点,标识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由此,沂蒙精神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宝贵资源,而践行群众路线,彰显人民性则是沂蒙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

第一,人民性是沂蒙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终极价值取向。沂蒙精神是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也是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精神。从历史维度看,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山东党政军民保持鱼水情谊和血肉联系的历史,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从沂蒙精神的实质看,将人民放到至高位置,将高度抽象的人民性化作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需求,即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群众利益诉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群众利益达成作为山东党组织锻造、发展沂蒙精神的根本属性,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而这种人民性不仅是党的宗旨融入沂蒙人民投身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写照,而且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党的先进性的力量之源。为此,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周年大会上曾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这一论断是对党的九十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折射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民本情怀。基于此,审视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关系,不难发现,牢固地构筑起血肉相联、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山东党组织与沂蒙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党为人民浴血奋斗,把人民当亲人;人民用乳汁哺育了党,用生命争取事业的胜利;党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血肉相连,追求共同的信仰,坚守共同的信念,呵护彼此的信任,培植坚不可摧的信心,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这正是沂蒙精神的本质所在。党的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和勇于担当的勇气则源于人民。如果失去了人民,沂蒙精神就失去了感天动地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以及惊天动地的精气神;同时,沂蒙精神也就与党的群众路线渐行渐远,成为与人民利益无关痛痒的说教。从这个意义上说,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脉相承,是山东党组织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光辉典范,表征着党为民、爱民、忧民的情怀。

第二,先进性是沂蒙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人民性得以实现的关键。所谓先进是指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党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通过制定科学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领导人民遵循历史规律,为人民谋利益,以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开创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的根本属性。党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相对,是党把握规律和顺应时代潮流的特性,归根到底体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人民性也是党的根本属性,主要回答党和人民的关系,折射出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国内外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显然,人民性是衡量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尺度,而党的先进性是坚持人民性的关键和政治品格。就沂蒙精神来讲,其内涵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性和先进性,是二者交相辉映的结晶。从沂蒙精神生成发展的历程看,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同创造了这一精神,而不是其他政治组织、政治势力,原因即在于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2]

沂蒙精神中的先进性总是以人民性的底色和魅力展示出来,具体表现为走群众路线,关注人民的利益诉求和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这种先进性在历史的行程中升华一种穿越时空的政治品格,不仅聚焦关乎弘旨的民族大义、国家利益,而且也化作关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百姓情怀。所有这些都指向推动生产力发展,以此实现群众的利益和权力。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所言:“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他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他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3]尽管现有的沂蒙精神的内涵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大义担当和无私奉献,但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唤醒和解放了群众,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引领了群众,党政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群众。这种历史逻辑是内置于沂蒙精神的字里行间的,深深地打上了历史实践的烙印。所以,曾在这块黄土地上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1955年授衔的390多位将军,踊跃参军的20万青年、120万人次支前民工的壮举和血洒疆场的10多万沂蒙优秀儿女,“沂蒙红嫂”群体的人性光芒,都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将军、支前民工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信仰,坚信党的路线纲领设定的目标,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胡锦涛在党十八大上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

二、基于沂蒙精神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中,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化水平大大提升,不过仍存在诸多新问题。

第一,依托教育基地展开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特色需进一步彰显。对山东党组织而言,依托沂蒙精神开展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价值指向是人民性,与其他区域、省份的党组织相比较,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的思路就是一个突出特点。一方面,增强理论阐释的彻底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全方位地、多层次地将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的通约性和契合点抽取出来,达到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吻合。这种理论上的还原与突破可以增强山东全中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增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的实践特色。随着基于沂蒙精神的党性教育基地的建立,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奔赴孟良崮、马牧池等教育基地,依托沂蒙精神展开党性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将沂蒙精神中的“人民性”还原成活生生的利益群体,或者将党员干部置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场景中,直面群众的问题,生成群众思维,学会用普通群众的思维、情感审视问题,从而提升党员干部实践群众路线的适切性和创造性。

第二,实践教育活动制度化的提高。面对党建理论的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制度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当前干群关系中存在的党员干部思想上脱离群众的问题、情感上疏远群众的问题、决策上忽视群众的问题、权力上规避群众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其根本原因在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制度安排和战略支撑在某些方面亟需创新。总的来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制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以沂蒙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党性教育活动的制度化。基于沂蒙精神和党性教育活动,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突破沂蒙精神的理论形态与物质形态结合的瓶颈,丰富教育活动的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升华的载体;二是增强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创新性。从教育活动的绩效看,感性教育多发生在现场,引发心灵的震撼和具体问题的内心感受;以此为基础,结合山东发挥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各地市政治经济文化实际,乃至行业岗位特点,将精神转化为物质,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检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创新性的重要标志。

第三,文化涵养功能需增强。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是思想道德的提升和行为规范的坚守,是一种文化涵养,折射出责任担当的使命和文化引领的魅力,彰显着党员干部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表征着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但现有的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教育模式呈现出政治性有余,文化涵养性不足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5]从文化层面看,各地在推进党员干部培育科学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将弘扬沂蒙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人民性的实践,与全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进一步灵活务实地将沂蒙精神融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推进党员干部培育的区域化时代化大众化。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宣讲的区域特色不明显,融入沂蒙精神的主动性不强,揭示沂蒙精神中的人民至上的文化底蕴;实践教育则侧重于粗线条、短平快的考察,而不善于研究立足岗位践履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文化活动、主题活动、制度文化培育等。由此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可以收到文化自觉和价值认同的功效,赋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以文化力量。

三、基于沂蒙精神的群众观教育路径的选择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党员干部群众观教育或送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其科学化的整体思路,展开顶层设计,构建科学机制。

第一,围绕“两个百年目标”,深刻把握基于沂蒙精神展开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需要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科学执政、党员干部培育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理论层面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志。科学发展是党员干部群众观教育科学化的直观体现,科学执政是党员干部培育科学化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平台,而党员干部培育科学化则是科学发展与科学执政的枢纽。对山东而言,科学发展、科学执政、党员干部培育的特色都必将打上区域文化的烙印,体现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理论逻辑的个性。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沂蒙精神融入党的基本能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中,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首先需要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内涵,将其中的人民性与先进性抽取出来,使其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相契合,与科学执政的目标相吻合,与党员干部培育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将弘扬沂蒙精神与创先争优活动、发展战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将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科学性转化为发展的科学性,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将党员干部培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于是从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行为逻辑,到结合自身特点的创先争优的展开和群众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再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养成,其间贯穿着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

第二,构建基于沂蒙精神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自主教育机制。从方法论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是弘扬沂蒙精神的基本方法。因为党与人民创造这一精神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形成了基于清醒的问题意识,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的群众路线自主教育机制。

沂蒙精神是彻底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是切实解决群众问题的精神。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沂蒙精神的机制,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在市场经济构建、完善的过程中,这一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纵向上优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体制,明确深入基层和向群众学习的方向,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培育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结合实际,践行群众路线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横向上优化党员干部培育模式,加快党员干部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思维定势转向思维创新。从操作层面看,需要结合党员干部培育的目标,整合教育内容,梳理培育思路,优化培育流程,重构培育模式。(详见下图)

 

这一培育机制分为三个层次,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虚线代表的外环是培育主题系统,粗黑线代表的中环是由六大模块构成,其中热点选择机制是根据确立的主题,选出党员干部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话交流机制是创设情境,展开案例教学(案例概述、案例介绍、案例设问、案例解读);实践体验机制是将情景教学与实践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回归日常生活;学习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思想交流中赋分评价。(5)在线指导机制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博客、短信)与党员干部交流。而内环是整个培育机制的内核,由问题探究、情感体验、思想交流、价值认同等环节组成。按照这种培育机制,党员干部在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认知中,找到了诠释问题的参照系,开始了对群众生存状态的扫描,走上了价值认知与生成的旅程,感受到思想升华的愉悦,直至追问生命的本真,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自主教育。

第三,以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弘扬沂蒙精神的基本方法,构建新型党群关系。从党群关系视角看,沂蒙精神生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党与人民群众构建起了新型的党群关系,表现为党政军、党员干部与群众互信和谐的关系。事实上,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党与沂蒙地区的普通群众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直到1942底至1943年初,随着根据地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和拥政爱民活动的广泛开展,党政军深入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解决了党政军与群众间的矛盾,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催生了融洽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其中值得汲取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方法的根本转型,实质是以顶层设计为中枢,以党员干部的实践教育为基本方式,注重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双向互动,提高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整体效能和契合性。

当前,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应推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方法的整体转型,以干群关系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口,倾听人民的呼声和利益诉求,敢当人民的小学生,扎扎实实地整改,构建权责分明,平等对话,互信互助的新型干群关系。这既是一种党员干部培育的方法和制度,也是一种实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谐的文化。这种新型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孕育出强大的政治能量,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此,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应突出如下策略:(1)岗位性。以岗位为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创岗位之先和工作之优,成为岗位先锋,不断扩大以先锋党员、先锋党组织为龙头的先锋创建体系的覆盖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社会影响力。(2)问题性。开展大规模的“下基层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得到培育和锻炼,使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和洗礼。这就是实效性,也就是群众性。为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基层派驻党员干部,大规模开展下基层活动,研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的人民性深深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赢得群众的利益共识和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第2版。

[2]《习近平: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4]《十八大报告辅导百问》,学习读物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作者: 蔡玉卿,单位临沂大学)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手机(微信):18669305106
邮箱:rundongjiaoyu@163.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上海路IEC国际企业中心811号
  •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 中国知青村

    中国知青村

  •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 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总部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总部纪念馆

  • 九间棚村旧址

    九间棚村旧址

  •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 沂蒙红嫂影视基地及纪念馆

    沂蒙红嫂影视基地及纪念馆

  • 沂蒙革命纪念馆

    沂蒙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