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厉家寨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整山治水的典范。
厉家寨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共有5个自然村,714户。村子位于莒南县东北部的大山脚下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解放前,厉家寨全村有300多户人家,6500亩薄地,这些地被山岭沟壑分割得很零碎,既怕旱又怕涝,十年九不收,村里人缺衣少食,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候,全村不少人家常年靠讨饭为生。
1951年12月,厉月坤担任厉家寨党总支书记,开始带领、组织互助组搞深翻地,到1957年6000多亩地基本深翻一遍。1953年厉家寨没有一亩水浇地,打水井、建水库干部群众有思想顾虑,不仅怕费力还怕破了脉气。总支书记厉月坤提出:“要把地下的水挖出来,把河里的水引出来,把天上的水储起来”。这个口号把多数人吓了一跳,有迷信思想的少数人说:“厉月坤胆大包天,敢造龙王爷的反,破了脉气要遭难,山岭地打井能打出水来,我就在大山顶上掘出个渊子来。”通过做思想工作,厉月坤带领群众在小南湖采用大开膛深挖一条上宽4米,深4米,长800米的深沟,用水车提水浇地400多亩,打了7眼井,从此结束了厉家寨没有水浇地的历史。
1955年,厉家寨由13个初级社合并成大山农业社,厉月坤任总支书记,厉月举任社长,掀开了整山治水、战天斗地的新篇章。他们带领群众削梁、填沟、垫沙滩,在山沟里造出了“跑马田”。
经过几年奋力拼搏,厉家寨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汪、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
厉家寨人的壮举,得到了当时各级领导尤其是中央的认可。毛主席批示后,厉家寨人又提出了“三山五岭摆战场,两条河流做文章,实现农业现代化,粮油再创高产,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思路,千人上阵整梯田2680亩,治理河滩、荒山1200亩,新建水库4座、渠道28.5公里。随后近十年,他们又克服重重困难,大战棋盘山、石人顶,建起了龙潭、龙门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在整山治水中,厉家寨的党员干部,是模范、是标兵。干部们几乎是天天送走星光迎太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一身正气、带头实干,大大激发了群众战天斗地的积极性。厉家寨人刚开始整山治水的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动力,没用一斤炸药,全靠每个人的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镐头一张锨,车推人挑拼命干。一个冬春的苦战,终于凿通了上宽5米、下宽3米、沟深4米、长1500多米的三道岭,建成了4座水库,削岭填平了两条大沟,深翻整平大块梯田400多亩。厉家寨的老百姓都说:没有厉月坤这种不怕难、敢吃苦的性格,没有这批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厉家寨就成不了先进典型。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厉家寨大山农业社的辉煌。
1956年11月,厉月坤作为农民代表参加了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赴朝访问团。1959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厉月坤在北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即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作为五六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厉家寨曾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万人前来参观。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曾经说过:“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1965年12月9日,他带领郭凤莲等57名考察团成员到厉家寨参观学习,同厉家寨社员一起扶犁耕地、推车运土。
厉家寨“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镐头一张锨,向大自然开战”的不向困难低头,敢拼能干、开拓进取的愚公精神,今天依然光辉闪耀。责任编辑:孙颖